在這個網路世代幾乎所有事情都和資訊、數據相關,其中衍生出來的商機自然也就多如牛毛。此時,資訊系統整合商便是走在未來趨勢的產業。
在文章開始前,麻煩請按讚粉專,當作對Kelvin的支持吧 !
敦陽科公司簡介
敦陽科為國內最大的系統整合商,國內1000大企業有半數是敦陽科的客戶,上市櫃公司有600多家是敦陽科的客戶,並名列台灣服務業500大企業之一,且於2020年7月納入「公司治理100指數」成分股。
主要業務包括伺服器主機、工作站、儲存設備、個人電腦、電腦週邊產品、網路通訊設備、資訊安全產品、專業之電腦軟體、諮詢顧問專業服務及維修服務及工程。就其行業特性而言,以其專業的技術能力搭配完整的行銷通路,取得上游產品的代理及行銷權利,並整合下游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向上游廠商採購,從而獲取較大的價格優勢,再透過靈活的存貨管理及行銷策略,將產品售予下游客戶,成為主要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高科技資訊服務業。
敦陽科長期服務及系統整合在高科技製造業、電信業、金融服務業、醫療業,零售業的經驗,針對巨量資料分析、AI 深度學習、物聯網開發、區塊鏈技術等應用提出適用於產業的解決方案,包含顧問、平台、分析工具(自動建模)等。以提昇整體競爭力,並提供客戶持續性的售後顧問諮詢及維修等專業服務,是國內少數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系統整合服務商。
PS. 何謂系統整合商(System Integration , SI)?
在資訊軟體相關領域是指將不同系統資料與其他應用程式連結在一起,目的是將不同功能整合成單一系統,並確保所有次系統功能都能在單一系統下順利運作。雖然每個系統整合案子的規模或複雜度差異很大,但都有個共通點:「每個客戶需求都不同且無法事先驗證,開發技術不能直接複製,所以系統整合往往價格不菲」。
營業比重
網路產品21.5%、工作站及伺服器主機13.5%、儲存設備16.7%、電腦軟體9.2%,
不單單只是販售商品,更是提供了諮詢與維修服務,營收占比高達31.2%,
看的出來敦陽科的專業及服務完整,如此更能夠增加客戶的品牌黏著度。
銷售地區
內銷占比93.6%,而2019年中國營收下降了2.9%,
很明顯是受到疫情及美中貿易戰的影響。
產業現況及發展
IT產業的發展在未來幾年,不論系統整合公司或企業用戶會更聚焦在以下9大領域:
- 雲端服務
- 綠色環保電腦
- 新世代資料中心轉換
- 進行儲存設備整合
- 超融合系統
- 行動應用
- 物聯網 – IoT基礎建設及服務開發
- 巨量資料、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
- 資訊安全 :
在網際網路應用普及的年代,企業為了加強本身的競爭力,充分運用IT技術並結合網路無遠弗界的力量。也正因為這樣的大量運用,伴隨便利性而來的便是「資訊安全」的議題。就趨勢來看,這些運用在架構上會越來越趨向複雜化,而自使用上必然會更加普及化。因此,未來各產業必定要注重以下「資訊安全」的議題 :
- 雲端化的安全 :
雲端化的應用已經十分普及,相對資訊安全也備受重視。其實,雲端化所需的安全架構與一般IT環境並無太大差異,換言之,一般的IT環境所需要的資安機制,在雲端化後也都不可少
- 企業內網惡意程式分析與防禦機制
- 行動裝置安全 :
隨著行動裝置的普及化,而且運算能力也越來越趨近於個人電腦,在上面的應用也越來越龐大。因此,針對行動裝置的攻擊行為也必然會大量增加,行動裝置的安全也就非常重要。
- 專業的資安服務 :
任何的防禦機制必定少不了”人”的參與,因此機器設備終究有其限制,必定要結合人的專業才能趨近於完善。
敦陽科獲利分析
EPS
近5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18%,主要歸功於數位轉型的趨勢,在物聯網(IoT)快速的發展之下,資訊服務在未來仍然是趨勢,尤其是資安。
月營收
月營收穩定,不太會大起大落。
三率
因傳統性商品市場競爭者削價競爭,導致產品毛利縮小,所以近2年毛利率有些許的下降,但是敦陽科逐漸往高利基市場發展,並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及良好的售後服務,加強客戶依存度及信賴度,雖然目前還沒看到成效,只是時間的早晚。
近2年雖然毛利率下降,但營業費用率控管良好,淨利率不減反增!!!
ROE
ROE可以反映公司賺錢的效率,也是股東們最在乎的指標之一。
淨利率逐年上升,ROE也隨之上升。2020年的淨利率有可能會高於9%,這樣子ROE應該會持續上升。
這裡有ROE更詳細的介紹
敦陽科財務分析
資產與負債
「現金」、「應收帳款」、「合約資產」、「預付款項」、「存貨」、「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再加上「使用權資產」共91%,代表公司大部分的資金都用於本業上,沒有把錢拿去亂投資業外,是間專注於本業的好公司。
這裡有流動資產更詳細的介紹
何謂合約資產?
合約資產通常是資訊系統或是工程的公司,比較會出現這個項目。
合約資產是已經認列的營收,但是還未收款,而且日後還會有一筆營收可以認列,但是這一筆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EX : 工程分成1、2期,而且需要完工兩期才可以收款。公司1期完工後,1期的營收就會認列且掛在合約資產,等2期完工後認列營收再一起收款。
公司的流動負債低於流動資產,財務狀況健康,細看就會發現公司都沒有借款,大部分的負債來自於應付帳款及合約負債。把流動負債扣除合約負債的金額,流動負債還低於公司內部的現金,所以完全不需要擔心公司的財務能力。
何謂合約負債?
合約負債指客戶已經先支付了費用,但公司還沒有提供對等的產品或是服務,等日後公司提供對等的價值之後,才能夠認列的營收。
簡單點想就是,客戶已經付錢了,公司欠客戶對等的價值。所以合約負債又被稱為「已在手的訂單」。
這裡有負債更詳細的介紹
預付款項
因為敦陽科需要跟上游廠商訂貨,所以可以從預付款項來判斷公司對於未來營運的展望如何。
2020Q3的預付款項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9%,可代表公司看好未來營運。
存貨
再從存貨來驗證預付款項是否是增加存貨的庫存,存貨也確實逐漸上升中。
這裡有存貨更詳細的介紹
經營能力
公司持續增加存貨,但是存貨週轉天數怎麼居高不下呢?通常是存貨賣很快才會增加存貨才對吧?這部分我有詢問過發言人,公司發言人表示:主要是大型專案接的多,驗收期相對長的關係。這也可以體現公司專業技術能力,要是敦陽科技術不到家的話,又怎麼會有那麼多大型專案呢?
應收帳款週轉天數也從127天下降至27天,足足少了100天啊,主要是因為公司對於客戶授信的條件變得更嚴謹了,這也體現了敦陽科獨特性,要是敦陽科做的事情別家系統整合商也可以做的話,那在敦陽科減少放款天數時,客戶就會跑單了,但就是因為敦陽科有其專業性,客戶才不會因此而跑單,100天可是超過3個月阿!!!
這裡有經營能力更詳細的資料
償債能力
負債比都在40~50%之間,看起來有點高,但是把負債拆解後會發現,「合約負債」及「應付帳款」佔了總負債的80%,且完全沒有跟銀行借款,財務狀況非常穩健。
這裡有償債能力更詳細的介紹
自由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長年都是正值,也因如此公司內部現金充足,財務狀況非常良好。
股利政策
股利隨著公司獲利的上升而跟著上升,股利近5年複合成長率約17%,就跟公司EPS成長率相當,存股我就傾向於存這種股利及獲利持續成長的公司。
敦陽科有什麼企業風險?
- 系統整合業的競爭激烈,導致傳統產品毛利率逐漸下降。
- 由於毛利率下降,所以不少業者朝軟體研發的方向,但動輒千萬台幣的專案,需耗時1~3年,導致系統整合業者在短時間內難見到成效。
- 供應商回收代理權,這可說是所有代理商都需要承擔的風險。
敦陽科有哪些護城河呢?
- 規模優勢 : 1000大企業中有半數為敦陽科的客戶。
- 無形資產 : 由於敦陽科代理資訊產品相當齊全,多達40多種,有一定的優勢;再加上敦陽科為國內最大系統整合商,擁有較完整的技術來服務客戶。
- 轉換成本 : 一整套系統隨便都動輒數千萬,除非系統出現重大的問題,否則企業不太會輕易更換系統。
敦陽科與同業比較表現又如何呢?
ROE不但代表公司賺錢的效率,同時也能代表公司的營運模式是否正確,敦陽科近4年的ROE持續上升,表示公司正在一個正確的方向上,ROE在同業中也屬於前段班的績優生。
當中也有一家系統整合商也是資優生,就是做金融業系統的中菲,獲利能力絲毫不遜於敦陽科,但是各自發展的產業別不太相同。
補充中菲(5403)分析 :
中菲電腦 10年股價翻5倍!!!金融業隱藏冠軍
敦陽科未來展望該如何看待?
在各企業數位轉型的趨勢下,雲端服務的範圍只會更趨於廣泛,安全雲、醫療雲、運算雲、金融雲…等等。因此,資安服務也會更加重要,因為雲端上的資料都是各企業的重要資產,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
敦陽科有將近5成營收來自電子業,除了企業數位轉型之外,5G、AI、車聯網的應用也是促使電子業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半導體產業。那電子業蓬勃發展的話,5成營收來自電子業的敦陽科難道會不好嗎?更何況敦陽科還是國內最大的系統整合商!!!
再加上敦陽科自行開發的工廠自動化系統,目前已經運用於封測及太陽能產業,但由於半導體產業需要修改,還無法運用,但是當日後系統修改完成後,相信又能替敦陽科帶來可觀的營收,畢竟未來仍然是半導體業的天下。
總結
我覺得敦陽科是屬於適合長放當作核心持股的標的,但不是單純公司的股利穩定,而是獲利穩定成長,股價及股利都會持續隨著獲利成長而成長的標的,這也是我一貫的說法,要存股我會選擇具有成長性的公司。
2020年12月累積月營收年增率0.38%
2020年Q3累積EPS年增率11.5%
目前股價68.3,我用我預估2020的EPS4.65去估算的話,本益比約14.7倍,已高於偏高本益比區間了,用年成長率18%來看待的話,確實可以給到偏高本益比的價位。
這種走在未來趨勢且持續成長的公司要出現低於合理本益比的機會相當難,因為現在的偏高價會是以後的合理價,但我還是堅持得買在相對便宜的股價。
低估 | 偏低 | 合理 | 偏高 | 高估 | |
本益比 | 11 | 12 | 13.1 | 14.5 | 15.8 |
以上單純分享個股資訊,
僅供參考,請自行斟酌判斷。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們,希望您們可以動動小手以下方兩種方式支持鼓勵我們,創作者的動力來自於正閱讀文章的您們,謝謝。
– 請為我的FB粉絲團點讚,可即時獲取最新消息。
– 請分享您閱讀後的文章,讓更多人可以看到有價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