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存股(二),為了躲避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而分散持股難道真的會比較好嗎?

淺談存股(二)

又到了除權息旺季的7、8月,也是存股族們最期待的月分了。
隨著大家存股的時間增加,累積的股數也再持續的增加,
也因為股數持續的增加,不少人單一股票的股利也突破了2萬元,
大家都知道超過了2萬會被課1.91%的二代健保,
所以有不少人開始分散持股,讓每一個股的股利不超過2萬元,
但是為了躲避這個二代健保而分散持股難道真的會比較好嗎?

 

存股的目的是什麼?

存股就是買入優良的公司,享受公司每年配發的股利。

舉現在很夯的金融股為例,當分散了好幾檔金融股去存的時候,
難道每檔金融股都是優良的嗎?

一定會有幾檔比較沒有那麼好對吧,既然沒有那麼好的話,
那何必為了躲這1.91%的二代健保而去委曲求全的買入沒有那麼好的金融股呢?

 

二代健保真的很多嗎?

別忘了還有股利退稅額哦!

EX :
小旻投入100萬在兆豐金,2020年的股利為5%的5萬,
然後1.91%的二代健保只有50000 * 1.91% = 955;
但是在明年報稅時,還可以享有8.5%的股利退稅額 = 50000 * 8.5% = 4250,
實際上小旻反而多了 4250 – 955 = 3295,
所以小旻是多領了8.5% – 1.91% = 6.59%。

我覺得為了二代健保而分散資金在太多持股上實在是本末倒置了,
分散持股的同時,還要多花費精神去關注它。

 

因分散風險而分散持股

但是有人會說不能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阿,所以我分散好幾檔去買,
但是卻沒有想過,把雞蛋都放在金融股裡難道就有分散風險嗎?

所以我會建議金融股一官一民即可,
剩餘的資金拿去分散在別的產業,以不超過5檔為原則,
EX : 民生股。民生股看得見且好懂,我還覺得民生股比金融股好懂多了。

我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觀念,
為了台灣多貢獻一份心力至少這是我能做的,
而且多繳了二代健保代表你有這個能力,就跟綜所稅的級距一樣,
難道你會為了不想多繳稅而跟老闆說不要幫我加薪,
因為我不想達到下個級距而多繳稅嗎?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會這樣子做吧!

以上僅代表個人淺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