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者強調啟動「金錢螺旋」,用錢越多反而更有錢。但是前提是必須把錢花投資型態上,而非單純的消費型態。把投資型態所獲得的資產轉換成收入,再把獲得的額外收入投入投資型態上的花費,並且重複循環,最終形成金錢螺旋。
存錢難有保障,花錯錢更會買貧窮
古人說 : 「 勤儉一種是美德 」,但是我覺得不能完全這樣子說,
因我們大致可以把花錢的方式分為兩種類型 :
1.獲得短暫歡愉的單純消費
2.能連結到未來之可能性和收入,最後回到自己身上的投資型態。
假如你的錢是花在第一類的話,勤儉確實是美德;要是你把金錢投入在我喜歡或是感興趣的事物上,在將來就有較高的可能性為你帶來好處。然而,無法將這兩種用錢方式分開來思考的人,只能勤儉度日,以避免把錢花在沒有意義的事物上,在他們的價值觀裡,把錢存起來才是最正確的選項。
假設你現在每個月都有定期存款,我想不外乎就是希望存款可以增加吧,但是你知道嗎?這個行為有可能反而成為你增加收入的絆腳石,因此不要老想著把錢省下來,而是應該要為了自己的成長,思考錢要花在哪裡,就如同當不知道錢該怎麼投資時,投資自己才是最穩賺不賠的投資。每個月能投資自己既能定期存款再好也不過了。
金錢螺旋是當你把錢投資在你喜歡的事物或是興趣上時,就會為你生財的機制,
詳細如下圖。
啟動金錢螺旋的四步驟:
1.找到自己的興趣
2.徹底投入於其中
3.想方設法將興趣和收入作連結(或是創造第二收入)
4.從興趣中得到收入,再投資
把工作存下來的錢投入至喜歡或興趣的事物,提高自己的價值再與工作產生連結(或是創造第二收入來源),並且得到了可觀的加薪,再把更多的存款投入興趣,這樣子重複循環投入,使得你得價值又更加提升了,這樣子重複循環就是金錢螺旋;換個方式去想,就跟複利是相同的道理。
真正的興趣
請先看完這9個題目再往下看
立刻判斷目前的工作是不是自己真正的興趣 | |
1.你可以不假思索回答出自己工作的目的嗎?(除了賺錢養家) | |
2.工作時你能全神貫注嗎? | |
3你曾有過於工作時,整整半小時完全對外在環境沒有產生任何反應的經驗嗎? | |
4.上班的日子,會不會總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 | |
5.你能夠立刻說出,從目前工作中所得到的成果嗎? | |
6.你的工作內容是否經常面對未知的挑戰? | |
7.你是否能夠感受到,工作的日程安排和內容都是由自己掌控的呢? | |
8.你的工作場域是否不易受到他人打擾? | |
9.如果每個月都能平白得到一筆和你目前工作收入一樣的進帳,你還會繼續從事目前的工作嗎? |
若你有5~6個「是」,表示目前工作能得到相當的滿足感;但只有1~2「是」的話,不妨將轉職一事放在心頭。但是當中有一個特別題,就是第9題,當第9題你的回答是「是」的話,其實已經代表你的工作算是你感興趣的工作了,這可是人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呢!
這是作者在書中所提到的真正興趣,但是在現今的社會中要做真正興趣的工作實在太困難了,所以可以把表中的工作換成自己的興趣,來判斷是否真的喜歡這個興趣,例如 : 你擅長剪輯影片,那你是否願意兼差幫Youtuber剪輯影片當作第二份工作,並且享受其中 ?
為什麼一定要自己的興趣呢 ? 因為要是不是自己的興趣是無法如上圖重複循環的。
物慾測驗
以下有10個問題,從1~5做評分,1是完全不符合,5是完全符合。
物質主義測驗(不考慮是否做不做得到,而是心理狀態) | |
1.仰慕那些坐擁高級轎車跟豪宅的人們 | |
2.用買到的東西來評斷人生是否成功 | |
3.就算是生活中需要程度不高的東西也想買下來 | |
4.身邊擁有更多的精品名牌,就讓自己感覺幸福洋溢 | |
5.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價商品時,情緒就會變成很煩躁 | |
6.喜歡身邊到處都圍繞著高級精品的感覺 | |
7.買下高單價的東西能讓自己得到滿足 | |
8.對物質的追求與執著,超過對朋友及家人的關心 | |
9.願意花大錢買名牌的東西 | |
10.想要得到「讓別人一看就羨慕你」的東西 | |
總分 : |
10~20分屬於低物質主義者、21~40分是普通範圍、41~50分則是高物質主義者。
作者在書中提出這10個問題可供大家檢視自身屬於何種主義者,並且做出調整,當然這10個問題無法完全概括所有面向,但可以當作一個參考依據。
而且我們人身上都存在著一種被稱作「道德許可」的特質。這個特質讓我們在做完正確的事情後,做點不對的事情也沒關係,它會使人對於誘惑的抵抗力變得薄弱。
假如有一個小旻,他因為抑制自己不去買名牌包,心裡卻想著 : 之前沒有買名牌包了吃頓大餐不為過吧,在不知不覺中又產生了其他花費呢 !
所以正視自己是屬於何種主義者,並且在心中做出調整才是根本之道。
短評
我們現在身處於低利的社會中,單純把錢存在銀行裡的話,存款的價值完全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所以錢應該在正確的時間點上使用,在你的人生中將會創造出比存這筆錢更大的價值。
如想要在工作上爭取加薪,可以想想學習甚麼技能可以增加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例如:英文、電腦技能、證照…等等;如想成為協槓青年擁有多種收入,那麼在下班時就可以利用時間來充實自己,利用自己的興趣或是第二專長為自己打造第二收入。並且把增加的收入再次投入興趣中創造出自己的「金錢螺旋」。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此書中提到的方式並無法套用於任何人身上,因每個人的目標不盡相同,所以應該是要真正了解作者想表達的內容,並且融會貫通於自己身上。
總結:
1.不要為了省錢和存錢,犧牲了自己的興趣。
2.遇到正確的時機點,花錢絕對別猶豫。
3.花錢時,應該把「浪費」和「投資」分開思考。就如《 窮爸爸富爸爸 》一書中作者強調「資產」與「負債」的差異一樣,我把金錢花在投資自己,就如資產一樣,增加自己的價值,日後會替自己帶來額外的收入;反觀把錢花在浪費性的消費上,就像購入如負債般的高級汽車。
總之,就是「投資自己」。